www.euakz.tw大蘇網新聞眼報道 大蘇網新聞眼5月16日訊 近日,文化和旅游部下發了《關于公布第五批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》,江蘇共有46人入選。至此,我省共有178人入選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,數量居全國前列。 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》以及《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》的有關規定,在各地推薦申報的基礎上,文化部成立了評審委員會和評審專家組,對全國各省、區、市、中央有關部門及港澳地區推薦的申報人進行了評審,經評審委員會審議、社會公示等程序,正式公布了第五批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,共1082人。 此次江蘇新入選的 非遺代表性傳承人,較以往相比有新的 點:一是項目類別多,基本涵蓋了非遺項目的各個領域,其中,民間文學2人、傳統戲劇8人、曲藝3人、傳統音樂8人、傳統舞蹈4人、傳統美術7人、傳統技藝11人、傳統醫藥2人、民俗1人;二是涉及范圍廣,從申報地區看,我省13個設區市中12市有傳承人入選。其中,南京白局、小熱昏、泗州戲、海門山歌、茅山號子、茅山道教音樂、金湖秧歌、跳馬伕、鎮江恒順香醋釀造技藝、金壇封缸酒釀制技藝、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藝、姜思序堂國畫顏料制作技藝、宜興均陶制作技藝、致和堂膏滋藥制作技藝、揚州三把刀、寶卷、抬閣等17個項目屬于首次有 代表性傳承人入選,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注入了新鮮力量;三是傳統工藝占比大,共有18人入選,占入選總數的39.1%,從一個傾面反映出我省工藝美術類非遺項目基礎好、門類全、精品多、力量強,在《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》的指引和推動下,傳承保護工作有力有序;四是戲曲傳承保護得到充分肯定,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大傳統戲劇傳承保護力度,立足江蘇傳統戲劇,聚焦現實題材,涌現了一批在國內戲曲界有影響、有實力的骨干人才,形成了出人、出戲、出精品的良好局面,在全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,目前共有 代表性傳承人50名。 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,下一步,省文化廳將繼續鼓勵和支持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,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。(張磊)
|